2025年3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刘汉朝以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成功入选。
年少结缘,深耕传统古老技艺
自贡盐井顿锉钻凿技术包括凿井工序、测井及纠斜、补腔、打捞、修治木柱,先后经历了东汉至宋初大口浅井的孕育,宋代卓筒井的转型。明清时期,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在自贡地区臻于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顿钻凿井工艺。1972年,20岁的刘汉朝进入自贡市贡井盐厂工作,师从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第二代传人董炳初,开始学习井口管事,从此便与井盐深钻技艺结下不解之缘?!拔沂Ω付跻郧霸诮涛业氖焙?,让我和他握住同一根钢丝绳,称如果‘噔’一声是上腔盘,一动不动是下腔盘,这时候就要填料补腔了。”刘汉朝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不仅学到了传统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更学到了精益求精、恪守本心的工匠精神。
砥砺传承,技艺铭刻匠心智慧
进入20世纪,机器钻井(旋钻)逐步代替顿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井盐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传统技艺逐渐失去了在盐井开凿生产中的主流地位和作用,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在进入21世纪以后濒临失传。而以刘汉朝为代表的技艺传承人和志同道合者,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现场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方式传承这门古老技艺。
2022年2月,国家级文物燊海井在提捞采卤过程中,汲卤筒卡阻在井下,上提下放均不可移动,井腔破损严重,急需抢险排危。刘汉朝临危受命,提出顿钻加旋钻的方式,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顿钻队伍成功解卡,使得这一百年老井成功获救。
刘汉朝先后带徒3人,开展培训传承技艺6期,580余人次,教授学员传统的天车捆扎、提捞筒脚子的制作、丝绳的编制、润子的制作,提高了学员对盐井深钻汲制技艺专业理论、操作技能。3名徒弟中担任井口管事2人,均能独当一面,独立操作。
躬身践行,讲好非遗文化故事
在退休后,刘汉朝也没有闲着,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许多凿井工具展品均出自他手;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非遗展出和社会公益性活动,为参观者讲解盐业历史、盐井工具的作用、制盐工艺流程等,传播了井盐文化。
2023年5月,在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中,刘汉朝作为非遗传承人,在现场精彩讲解盐业历史和盐井工具,邀请主持人、嘉宾进行非遗体验——打捞井内落余物,让观众在尝试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非遗技艺的神奇、精湛与传承的不易。
作为与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打了半个世纪交道的传承人,年过七十的刘汉朝深感责任重大。"再不传下去,这些东西就要烂在肚子里了。"他坚定地说,"传承弘扬井盐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这位老匠人正与其他志同道合者一起,全力守护这门古老的技艺。
编辑:刘汶林
编辑:sczg_wangtl